查看: 3517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老街杂谈 [复制链接]

Rank: 2

积分
135
帖子
31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2-11-2 15:25:18 |只看该作者 |正序浏览
 三门镇位于株洲县西南部,紧靠湘江。据清光绪年间编撰的 《湘潭县志》载: “或云中有三石如门,或云岸旁山有三石门……岸傍在三门市,市商多业舂辗,货饶谷米,亦湘滨大市也。”时至今,在境内湘江岸旁高丰村临山的一条小路,仍可见依次横跨路基的三重石门,名曰 “石三门”,镇由此得名。

  据考证,三门镇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了。古代,这里市面繁荣、商业发达,尤以粮食贩运和加工业为甚,是湘江之滨的一个大集市。在临江的一面,曾建有一个土码,俗称 “米谷码”,各地运过来的粮食和生活用品,在此起货,再发往四面八方。由此可见,当时的三门镇乃是周边数十里内一个著名的货物集散地。

  老街隶属于株洲市三门镇范家洲,位于湘江西岸,这是一条很古老青石板铺就的小巷,大都残留着古建筑的模样, 老屋青砖火瓦, 错落有致, 雕龙画栋, 做工精美, 飞檐翅角, 工艺考究,木屋吊脚楼鳞次栉比,深然肃立。这是从个世纪遗留下来的老街, 历经多少岁月,诉说着世事的沧桑沉浮。它不知承载过多少过往行人的步履, 不知涤了多少烽火硝烟, 不知聆听过多少人欢马嘶。

  老街的街面大约三米宽,五里多长,显得幽深而狭长。两侧青砖黛瓦的店铺,镂空的木门木窗,显得古老质朴。这是老街的繁华地段。然而,排门依旧,屋檐下的阶沿依旧,曾经的石板街路已被泥埋入,唯有那些遗留下来的米店、杂货店、理发店、豆腐店、钟表店、镶牙店、茶馆等,足以见证昔的繁华。如今,老街犹如一位历尽沧桑、风烛残年的老人,向我们诉说着许多的尘封往事。

  老街临近风景优美的湘江,显得古老而朴素。老街的老,自然少不了有一些老房子。其实,老街建有极少的新房子,也没有一个人能确切地说出任何一座房屋的建造时间。那些老人,从更老的老人手里继承了这些老屋,便一不变地居住在这里,从儿童逐渐长大人,结婚生子,待自己百年之后,再将老屋传承给自己的子子孙孙。这些默默的老屋,似乎永远在青期,容纳着它一代又一代的主人。老屋的墙体,大抵是木砌的,近两尺的厚度,坚固敦实,琉璃瓦铺就的屋顶,出现了一些龟裂。眼前的街屋破旧不堪,有的甚至只剩下断墙残垣,任凭风雨侵蚀。老街人烟稀少,店面大都改装了民居,居住在这里的大都是一些鹤发童颜,神采奕奕的老人。

  隔老街的不远,有一座青石板桥,始建于解放期,南北跨向,单孔石拱,全长18.2米,桥宽2.7米,拱矢高3.9米,净跨10米。桥两端外撇,各置石阶十八级。两侧桥栏各九块,置方形望柱,尾栏板雕石鼓形图案。栏板底部皆凿有弧形的,便于排泄桥面雨。老街依然是“小桥、流、人家”,散发出浓郁的江南乡息。悠悠岁月的繁华,随着如烟的往事,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。

  历史的脚步匆匆而去, 带走了老街往的繁华, 留下的只是风雨飘零。 而老街, 依然安详, 却在一天天的衰老, 一天天的叹息, 静静的隐在新都市的一角, 那一砖一瓦 , 一门一窗, 一墙一隅, 无不在感叹着时代的变迁,前进的步伐。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关于我们 - 广告合作 - 使用条款 - 客服中心 - 联系我们 - 免责声明 - 友情链接 - 妈妈网 - 妈妈论坛 - 妈妈说 - 儿歌 - 动画片
© 2007-2012 MAMACN.COM 合肥妈妈网版权所有 技术Discuz! 粤ICP备08026690号
回顶部